涉澭是什么生肖?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意思是说拿你的矛去攻击你的盾。 惠王问孙公孙鞅(yāng)说:“我想到西方去攻打晋国,可以吗?” 公孙鞅回答说:“可以。不过我听说事务是没有尽头的,事情是不必赶着做出来的;行动是不会有齐备的,谋划是不会有一成不变的。现在您想征伐晋国,就要考虑出兵的时机和路线,计算行军的日月,准备粮草,部署驻军的地方,这些事情没有一件是可以省略不做的。况且我听说事情越困难反而越应该去做;行军远道,粮食就容易匮乏;打仗旷日持久,百姓就会疲惫不堪。现在您的国土靠近晋国而军队却远远地深入晋国境内,这就叫做‘用我的锐势去攻击敌人的刚强’。这种战法不是可行的。如果非要进攻不可,那我也只有舍弃辎重,多派轻装部队,趁着夜色偷袭敌人,这才可能得手。这样虽然侥幸成功了,但付出的代价一定是极其惨重的!”
后来,人们根据公孙鞅这段充满辩证法的精彩论断,引用其“事穷势迫”的意思来比喻进退两难、左右为难的情景。这就是“涉澭”这个成语的来历。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面对各种各样难以取舍又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例1,一个年轻人正在庙子里烧香拜佛,他的两个朋友相继走来,一个朋友说:“我听说这寺庙里有头牛很了不起,毛色很好,你去把它牵回来吧。”另一个说:“我正要去找它呢。它不但毛色好而且肥壮无比啊!”未等第二个朋友开口,第一句话已经让那个年轻人拒绝了。
例2,小明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小明则留在家乡读高中。小明每次放假回家都会到火车站去接送爸爸妈妈。有一次他早上出发,正好碰到中午放学的小红和小兰。小红说:“小明你这么早去车站干吗?”小明回答说:“我爸妈在外打工,今天周末我回家看他们。”小兰听了,笑着说:“原来如此。真巧,我家也是外地的,我刚好也要去看父母。不如我们同坐一辆车,省得来回奔波。”于是三人便结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