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跟什么生肖有关?
古代的祭祀活动与当时的星象有一定关系,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现代天文学上的“黄道”是古人想象中的“日月行道”的路径,也就是古人进行祭祀活动的区域。 《周礼》中就有关于“黄道”的记载:“乃建旗常,设其位,陈其馔,肆筵设席。”
汉代的纬书中称北斗七星为“文曲”、“武曲”等,并把它们和五行、五方相结合,认为天子应坐在北方,面向南方,以表示“南面而朝,顶礼北斗”。 到了宋代,人们把北极星与“黄极”联系起来,将整个银河系想象为一个横着的大勺子,北斗七星在勺子的顶端,北极星位于勺子的中心。随着地球公转,“黄极”也在天空中移动,每年农历三月下旬和七月下旬,“黄极”都接近北斗,这时正是春分和秋分时节,也是古代四大祭祀节日之一的“春秋二祭”之时。
古人还相信“天道”的存在,也就是说,他们看到天上的星辰相互影响人间的事情。据考证,先秦时代,人们已发现月亮盈亏变化12次为一个月,并把它命名为“朔望月”;太阳一年里有7个明显上升、下降位置,分别被命名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等,这种观测和命名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由于北斗四季移动,方位改变,所以古人把冬至作为四季开始的日子,也作为他们计算时间节气的起点。冬至过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每年冬至前后,北半球各地白天最短,晚上最长。从冬至开始,白昼逐渐延长,夜晚逐渐缩短。直到公历2月份的“立春”,夜晚才再次比白天长。
在一年中最长的夜里,人们在烛光下静静地回味过去、憧憬未来——这或许就是“春节”习俗的由来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