陬代表什么生肖?
“陬”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角落,②边,③开始。结合第②解“边界”来分析,“陬”应该与“角”有关联;再结合第①解“角落”来分析,“陬”应该含有“角”字结构。 那么,“子鼠丑牛”的“子”“丑”都有“角”偏旁,而“寅虎卯兔”的“寅”“卯”却没有“角”旁。是不是意味着“子”和“丑”对应老鼠和牛的属相,而“寅”和“卯”对应虎和兔的属相呢?! 再来看第③解“开始”——“元春贾府始荣华”中的“元春”就是“正月迎春”,而“正月”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正好是“寅”月;而“孟夏清和雨乍晴”中“孟夏”就是农历四月,“清明谷雨”都在农历四月的末伏或小满。“寅”月和“孟夏”都指的是农历月份,且分别包含两个或者更多的节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又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说的“法于阴阳”的“阴”和“阳”其实就是四季的概念(因为二十四节气包含了“阴阳”);而“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拘时日”其实是指的“顺时”养生,也就是现在的“按时按点”休息饮食。
“子时胆经当令,丑时肝经当令……”这里讲的“子”“丑”“寅”“卯”……其实指的就是现在所说的“干支纪时”(“甲子”、“乙丑”等)。 这样看来,“子鼠丑牛”跟“寅虎卯兔”对应的不仅仅属于生肖范畴,而且也应该包含五行、干支、四时等更为宽泛的意义——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独特划分方法,其实很有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