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十二生肖是什么生肖?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帝王的象征,它是古代人民对神秘自然的一种幻化解释。《庄子·天下》中有“龙合而万物皆育,其称鳞虫之君”,这是“龙”作为兽首蛇身形象的来源;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了“蛇”字的来源,即上古神话中的舜,他是一位双手握蛇、双腿修长的英雄人物。后来,人们以“龙”喻指君王,以“蛇”来比喻舜,可见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然而,这种联系并非始于汉代,实际上它们都在周代得到了印证。《礼记·曲礼下》中有这样的记载:“蛇谓之虬龙。”孔颖达疏云:“言龙形屈曲曰虬龙。言虬者,谓此蛇大,非直屈曲而已也。”可见,“虬龙”就是传说中那些形体像蛇的龙,也就是现代汉语中的“蚯蚓”。不过,这里的“龙”已经是王者象征,“蛇”也是神异动物,与“蚯蚓”的关系已不是字面意义的表达对象了。
先秦典籍中还经常使用一个词来表示“蚯蚓”,这个词是“螾”或“蛭”。《春秋·宣公十二年》有“郑伯请用师于晋,晋侯弗许,其辞甚恶……君子以郑伯之恶,知小大之不可并也”,这里提到的“郑伯”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暴君郑灵公,其谥号为“灵”,故又称郑灵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提到郑灵公的墓地时有“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曰:‘臣之祖先祭足,知陵之道。’”其中的“陵”即是“龍”。可见,“蚓”字的来历是有据可查的。
除了“蚓”之外,还有“蛇”和“龙”字。《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之上阳宫,道路园绕,气象宏伟。”裴骃集解引徐广曰:“一作‘龙圆’。”其实,古书中往往将这两种字形混同,且含义多有交叉。如西汉司马迁著史过程中就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写法:一是“龙圆”(《史记·秦始皇本纪》),二是“虵圆”(《史记·李斯列传》),可见当时的文字书写灵活性是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