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月日的生肖是什么?
我农历生日是7月初2,那我是属什么的啊!!急问 生日那天的农历生肖,是依据“立春”,而不是依据“初一”。因为阴历腊月和阳历1月不是同一个节气。比如今年是2015年癸巳年,从春节到元旦一共有三个“立春”,分别是公历2月4日、2月19日以及3月6日。如果以第一个立春为分界点,前面一个节气属于腊月,后面一个属于正月。所以腊月对应的生肖是“子鼠”;而正月对应的则是“丑牛”。
那么农历七月初二在哪个节气之后呢?查询万年历可知,它是处在第二个“立春”与第三个“立春”之间,所以生肖应该是“丑牛”。而“未羊”是在下一个“立春”的,也就是公历的3月18日。 另外注意,这里说的是“生肖”而不是“属相”。很多不了解的人总是把这两个词混为一谈。其实“属相”指的是十二地支,它们依次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每三个月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
而“生肖”则只有“十兽”(因为“午马”“未羊”同属一“肖”),它们按照“子鼠”“丑牛”的顺序进行排列。
生肖,属相,是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一些民族计算年岁时用的代表十二个不同年岁的十二种动物,又称十二属相。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悠久。在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是十分普遍。在东南亚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
每年在地球周围十二次出现的十二个星座,与中国农历相配属,每一个星座配一年,十二年为一周期,形成中国一种特有动物纪年法,就是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中国的农历记年法,以每年为一个生肖纪年,12年一个周期,每个人都对应着一个生肖纪年,自己的属相就是这个纪年的属相。所以每个人的生肖是固定的,终身不变。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中国十二地支(十二辰)相关。十二辰产生于古代天文学,用来表示时间,与太阳运行密切相关。
十二生肖的起源和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很难确切地说从何时开始的。一般认为十二生肖体系大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十二生肖与十二个月份的对应顺序:正月春节——猪、二月花朝节——鼠、三月桃源节——牛、四月浴佛节——虎、五月端午节——兔、六月犯梁节——龙、七月七夕节——蛇、八月中秋节——马、九月重阳节——羊、十月下元节——猴、十一月冬至节——鸡、十二月除夕节——狗。
农历新年从正月初一开始,但生肖(十二辰)的年度分界并不是在正月初一,而是在立春日。例如:2010年农历庚寅年甲午月壬辰日即2010年2月3日十二点整前属兔(寅),2010年农历庚寅年乙未月癸巳日即2010年2月3日十二点整起属龙(卯);11月3日十二点整前属龙,11月3日十二点整起属蛇。因此,生肖年是不等于农历年份的,更不等于公历年份。
生肖(岁星纪年)与年龄的计算是不同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年龄=该人当年出生日期对应的生肖年——该人出生时对应的生肖年+1。例如:小陈今年(2010年)29岁,属狗。但生肖(岁星纪年)计算方法是:狗年生——己亥年(1989年农历)、壬戌年(1992年农历)、乙酉年(1995年农历)、戊申年(1998年农历)、辛申年(2001年农历)、甲申年(2004年农历)、丁酉年(2007年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