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肖是什么生肖?

袁颂袁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次肖》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普写的一首咏蝉诗,其中“本以高难饱”一句中的“高”字比喻君子,也就是说“正肖”指的是蝉,而“次肖”指的就是兔子了。所以问的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那这首咏蝉诗写的就很有意思了!

全诗如下:《次肖》宋·陈普 高树蝉声发,初闻乍似愁。 冷风随暮起,秋叶带黄昏。 老去情怀恶,衰残气色昏。 谁知林外坐,一任鸟群翻。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首古诗,尤其是最后两句“谁知林外坐,一任鸟群飞”,这句话化用了苏轼《送杨师雄》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境,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高树蝉声发”,起笔点出“蝉”,也巧妙隐含了古人认为蝉居高饮清的存在状态与君子的品性相似,从而暗示了全诗的主题:由虫喻君子。 第一二句,作者通过听觉写景,渲染一种肃穆、清幽的氛围。中间两联分别用视觉和触觉描写秋日景物的特点,烘托心境。末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整首诗情景相生,动静相宜,虚实结合,委婉含蓄。

乔凤枝乔凤枝优质答主

次肖又叫属相,是中国民间用来代表十二个生肖的流行用语,这十二种动物,按照十二地支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中国人的十二生肖,是每十二年重复一次十二个生肖,每个人一出生就带有了一个生肖,人们通常以属鼠象征岁首,而以生肖十二属相,来寓意十二年一轮回。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十二地支紧密相关。十二生肖的普遍使用,还是在汉代,东汉王充《论衡》中道:“午,马也,人命以五月生者,多好马,故字为午。”可见,生肖与人的年龄相配,也与月令相配,而且普遍用于人的取名。

属相之说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它影响着人们日常行为,诸如婚事娶嫁,建房上梁,给孩子取名等,都要看“属相”是否相生相合!古代中国人为表示自己的生肖,特制生肖印章,印章上刻有十二生肖图案,如清乾隆皇帝生辰是九月二十二日已亥时,因此自号“十全老人”,并刻有“古稀天子之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3方“宝玺”,上面所刻的全是“猪”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