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什么生肖有关?

谷海宽谷海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历书》云:“清明,三月节。”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天清地明,万物显贵,大地呈现勃勃生机。

中国自古就有“百兽之长”之称,“龙”不仅是中国人心中的图腾,也是十二生肖之首。那么,为什么是“龙”?

一、从节气特点来看 从气候特征上看,惊蛰时天气回暖明显,但乍暖还寒;春分后则气温回升较快且较为稳定。此时雨水增多、空气湿润,正是春耕春播的农忙季节。在这样一个温暖而含露的早晨,一条飞龙在苍茫天地间舒展着身躯,怡然自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从传统节日来看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之辰。东汉应劭著《风俗通义》里说:“汉代人过农历三月三这个节日,举行盛大的郊外宴饮活动,妇女们结伴去河边采撷鲜花草木,相互嬉戏,非常快乐。”后来,上巳节流传至今,已成为一个传统佳节——清明节的前一天。

古人把清明比作春天中最美的少年,把上巳节比作姑娘们最美丽的年华。在这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有踏青、放纸鸢、拔河等娱乐活动,还有祭祀先人、祈求祝福的意义。这一天,人们用欢乐的心情来迎接春天的到来,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生命循环往复的现象。

在上巳节这天,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以此驱邪除病,祈求福祉。而在这些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插柳和戴柳了。无论是自家庭院还是野外林间,随处可见成排的杨柳。在人们的记忆中,似乎只要有了杨柳,春天就回来了。

古时,人们会在上巳节前一天采集上百斤的白条柳条,并精心制作而成一根根柳条束。第二天,大家会把这些柳条束高高地插在门前,用来辟邪祛灾。同时,女孩儿们还会戴上用柳条编织成的环状饰物,希望能得到神的庇佑。

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保留着插柳和戴柳的习俗。只是现在的人更多地把它们作为纪念来源,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亲人。 三、从历代文学家作品看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博大精深,千古传诵。其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诗词就写在清明或者上巳这一带时间,蕴含深远旨意。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句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描写的是清明节的景象。南宋诗人吴惟信在《梨花》中写道:“梨花有思缘和雨,荷叶无根自来盘。” 宋代苏轼有词序曰:“余既以事赴任,二月二十一,自颍州往来,四月十五日至京。五月二十日到密州。”其《浣溪沙·清明》写道:“软草平莎过雨新,轻烟缕缕惹芳尘。” 而北宋晏几道则有《鹧鸪天·小筑南园买药苗》一词:“小筑南园买药苗,春深谷雨好耕田。” 四、从古代历史传说来看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龙作为古帝王的象征,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从黄帝到舜,都有“龙师”之称。

相传上古时期颛顼帝有子孙以龙为姓。夏朝君主孔甲,据说他能驯服龙,龙因此成了他的姓氏。春秋战国之时,宋国君主宋景公名头项,字玄嗣,因他有一条龙一样挺拔的大脊背,于是被尊称为“宋龙项”。秦灭周后,秦王政统一天下,自以为得到水德,所以改“周正冬冬至”为“秦正腊月旦”,也就是以十二月为正月,把一月改为“端月”,因此又被称为“秦始皇”。

葛芮秋葛芮秋优质答主

清明节属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而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十二生肖年中阴阳变化的周期,其与“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十二生肖年周期中,每月为一个变化周期,每月对应一个地支,一个生肖,两个节气。

如正月对应“寅”月,生肖是虎,节气是立春、雨水;二月对应“卯”月,生肖是兔,节气是惊蛰、春分。三月对应 “辰”月,生肖是龙,节气是清明、谷雨。可见,每年的清明、谷雨二个节气属辰月,辰月代表“辰龙”(农历三月),对应的生肖是“龙”。有此看来,“龙”生肖与中国传统的节气、节日是息息相关的,其属于中国人最能彰显民族本源的文化基因。清明与龙,有着割不了裂的渊源,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显著基因。

另外,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清明节与十二生肖龙密切相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