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是哪个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是中国古代常用地支纪年法里的十二地支,对应现今公元纪年的12个月,而一个循环下来正好是十二个属相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这是古人用于计算出生时辰的十二地支,每个时辰恰好是现在的两个小时,一个周期为一天,十二个周期为一月,一年有十二个月,三十年一轮回,因此又被称作“花甲子”、“六十甲子”或“六癸”等。 以上两种都是古人用来记录时间的方法和术语,然而这两种表述里都有一个共同的词——“子”/“子时”!
那么为什么用“子”来形容时间和节气呢?这还要从我们的祖先最初认识世界的方式说起…… 我们在小学就学到过,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因此带来了季节的变化。其中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都有固定的日期和时间,而这四个特殊的节气就被合称“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而这四天正巧也是农历的一阳生、一阴生的日子,故又被称作“谷雨、小满、芒种、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小寒和大寒这两个节气的时间点最为特殊,它们处于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同时又是农历一月和十二月(腊月)的首尾。
而在古代人们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两个时辰划分为一个“节”,每个节里一个小时称为“刻”,每半个小时称为“溜”,每一个小时又分为初、正两部分,每半小时叫做半刻。 这样的计分方法使得一天的起始时间点有了具体的位置概念。而二十四节气除了“四立”“四极”之外还有八个大节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立冬小雨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由于“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一组节气里的六个节气都包含了“雪”字,被古人合称“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而且这段时间也正值万物蛰伏、天地闭塞、寒风凛冽之时,所以“雪”就成了这一段时间的代名词,而冬至也由此被称为“冬至如大年”。 而我们现代使用的公历以冬至为每年的第一天,因此又以“子”作为一年的第一天的称谓延续至今。 所以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子”作为十二生肖之首和第一个节气的时间点具有其合理的客观性,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时间节律变化的智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