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长长是什么生肖?
我猜是“马”,因为“胡”字上面有两个“马”,下面有一个“午”;“长”字的下面有个“午”。 而且农历九月正是秋季,马儿长胡须的时候;另外九月还有一个名字,叫“菊月”,而菊花又正好是马儿最喜欢吃的一种花(《菊花与剑》中有记载);再者九月还有另一个称呼——茱萸月,而在一些古诗中,常常出现以“戴茱萸”代替“插菊花”的表述。
在古书中,古人把茱萸放在衣服里当作配饰,或者佩挂在腰间作为装饰品。屈原在《离骚》里有“搴芙蓉兮江皋,纫芷若兮纕荷。”的句子,这里“纫”通“韧”,意思是采摘水边的芙蓉,又把香草纫(也就是连在一起)成佩饰。
而在汉代的《西京杂记》中也有关于这种习俗的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其中“蓬饵”就是用糯米制成的丸子,“菊花酒”就是用菊花花的香味浸透的酒。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据传这也是来自于一个神话故事: 相传东汉时期,汝南县有一位姓桓的县令,他非常孝顺父母,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都要回家探望双亲。不过桓县令虽然官职不小,但却是个清官,没钱给别人添置酒菜,于是就带着自己做的糯米糕和父亲爱喝的老酒回娘家探望。
路途中,桓县令遇到了一位穿着青布衫的书生,书生见他带了好多糕点,便询问可不可以分给自己一块,桓县令很爽快地答应了。两人边聊边走,不觉间已经来到河边,只见一条大船停靠在岸边,十几个身着华服的人正从船上走下来。
这些人一上岸就围住了桓县令,请他去乘坐这条船。桓县令虽然怀疑他们的来意,但还是随他们上了船。刚进舱门,舱内就有人递给他一杯酒,然后一个声音传来:“大人请了!” 桓县令举目四望,只见这船舱内摆着丰盛的菜肴,中间还放着一张桌子,几个身着儒生的衣冠的人坐在周围,个个都满脸笑容。
这时,一个穿着丝绸的人给桓县令斟满了酒杯,说道:“大人,您远道而来,我们备好了酒宴为您洗尘。”说着,他端起了自己的酒杯。 见此情景,桓县令也不推辞,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那个人又为他斟满,他再次一饮而尽。就这样,两个人你一杯,我一盏,不知不觉间已经是觥筹交错、醉意盎然了。
突然,那个穿青布衫的书生出现在船舱门口,他看了看桓县令,笑道:“你喝了无数人的酒,今天却让我来讨你的酒债啦!”说完,他吟诵起来:“重阳佳节设宴招待亲人,自制的糕点酒菜俱全……,” 听到这里,桓县令顿时酒醒了一大半,赶紧起身向那个书生作揖行礼,请求他的原谅。 那书生笑着摆摆手,然后消失了。 而后,其他人一个个化作轻烟消失不见。 后来,每到九九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会遵循桓县令的做法,吃“重阳糕”,喝“菊花酒”,以此来纪念这个有趣的神话故事。